• 什麼是外泌體?全面解析來源、功能及種類

    外泌體(Exosome)是生物體細胞分泌的一種微小囊泡,直徑約30-150奈米,具有雙層脂質膜結構。作為細胞間的重要信息傳遞工具,外泌體廣泛參與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,從細胞通信到疾病診斷,應用潛力無窮。以下從來源、功能和種類深入解析外泌體的關鍵知識,並專門分析植物與動物外泌體的特性差異。
    <<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>>
     


    外泌體的來源:細胞間的「快遞員」

    外泌體由多囊體(Multivesicular Body, MVB)釋放而成:

    • 形成過程:細胞內的早期內體逐步成熟為多囊體,內部生成的小囊泡通過細胞膜釋放至細胞外。
    • 來源多樣:包括免疫細胞、癌細胞、幹細胞、植物細胞等。
    •  

    外泌體的功能:細胞間通信的核心角色

    1. 細胞間信息傳遞
      外泌體攜帶蛋白質、RNA和脂質等分子,調節目標細胞的功能:
      • 基因調控:攜帶miRNA調節基因表達。
      • 免疫調節:參與免疫應答或免疫抑制。
    2. 疾病標誌物
      外泌體的分子組成可反映疾病狀態,如癌症或神經退行性疾病,具有診斷價值。
    3. 藥物載體
      由於外泌體的天然生物相容性,可作為穩定且靶向性強的藥物傳遞系統。
    4. 廢物清除
      協助細胞排出代謝廢物或不需要的分子。
    5.  

    外泌體的種類:按來源和功能細分

    1. 根據來源
      • 動物細胞來源外泌體:與免疫反應、癌症轉移相關。
      • 植物來源外泌體:具有抗炎、抗氧化特性,應用於健康食品和天然藥物。
    2. 根據內含物質
      • 含有特定蛋白質(如CD63、CD81等)。
      • 攜帶小核酸(如miRNA、長鏈非編碼RNA)
        <<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>>

     

    植物來源的外泌體(Plant-derived Exosomes)

    植物外泌體是一種功能性極強的生物囊泡,其來源廣泛且易於獲取。常見來源包括果實、葉片、根系和種子,這些囊泡內含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質、核酸及植物特有的功能性分子。

    植物外泌體的核心特性

    • 耐受性:能夠承受胃腸道的酸性環境,適合口服應用。
    • 功能成分:如類黃酮和酚類,具有抗炎、抗癌等作用。
    • 來源多樣:柑橘、葡萄、大豆等食物均可作為植物外泌體的豐富來源。

     

    植物外泌體的優勢

    1. 天然來源,安全可靠:幾乎不會引發免疫反應。
    2. 易於獲取且成本低:來源於常見植物,適合大規模生產。
    3. 多功能性:內含的植物化合物具有多種健康益處。
    4. 高穩定性:可抵抗胃酸分解,便於經口服應用。

      <<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>>
       

    植物與動物外泌體的對比分析
     

    特徵植物外泌體動物外泌體
    來源植物食品或汁液萃取動物細胞培養基或體液
    成分植物特有的酚類和類黃酮富含特異蛋白質和RNA
    生物相容性低免疫排斥,無毒副作用高生物相容性,但可能有免疫原性
    穩定性耐受高溫與酸性環境,適合口服較脆弱,需冷鏈保存
    生產成本來源廣泛,成本低廉生產技術成熟,但成本較高
    應用潛力健康食品、天然藥物疾病診斷、藥物傳遞